首页
道家经典
道家人物
道家思想
道家故事
道教音乐无为的妙韵
道教音乐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艺术,在曲调和演唱方式上,无不渗透着道教的无为之旨和自然清净的审美情趣,因此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。 老子说“大音希声”,这恐怕是对音乐之美最好的概括了。“希声”乃至“无声”,但却有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的内涵,因此“希声”才能谓之“大音”。“大音”是天乐,也就是合乎天地自然之道的最美好的声音;而之所以“希声”,是因为最美的音乐不是用耳朵去听,而是用心灵去感悟。“大音希声”
道家经典
2024-12-31
0
道教西王母信仰与昆仑山文化
【摘要】中国古代神话中西王母所居的昆仑山,是古代神话叙事中令人向望的神仙境界。论文对西王母崇拜在中国社会的影响、道教神仙系谱中女神西王母形象的建构、昆仑文化与西王母神话的内涵进行详细考察,认为西王母神话是昆仑山文化的要素之一,更与中国道教的神仙信仰密切相关。中国古代西王母神话与昆仑山神仙境界说,在道教神仙信仰的建构中具有重要启示作用,道教女神西王母与昆仑山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关联。【关键词】西王母
道家经典
2024-12-31
0
道教茶席说宠儿
化石螃蟹 紫砂残莲蓬 燕下都陶把儿 道教茶席,由细微处起,由虚无处落,重在事理不废,其要五行平平。茶宠,是传统茶席中的一个元素。这个东西在道教茶席中是可以有的,只是它真的需要抑制着用,才最安好。“甚爱必大费,积藏必厚亡。”真的宠爱它,于人于己无益。或可叫它“茶虫”更恰当,仅仅是茶席上的一抹虫豸。在而不宠,那就最好了。茶宠的来历,比较隐匿。古籍中只有含糊其辞的只言片语,出土、传世的实物更少
道家经典
2024-12-31
0
道教经典修道真言 宋白叟玉蟾子辑
凡参玄宗不难得手,难从性宗参入。如从此入,便得渊源。倘错行路径,如书空寻迹,披水觅路矣。 修玄之理,可以意会,不可以言传,古人章句之中隐隐在焉。天不言而四时行,人身阴阳消息,人不能使之然也。 大道之妙,全在凝神处。凡闻道者,宜领此意求之。凝神得窍,则势如破竹,节节应手。否则面墙而立,一步不能进。 学道之人,须要海阔天空,方可进德。心宜虚空,神宜安定,能使心不动,便可立丹基。 学道之人
道家经典
2024-12-31
0
道教碑文之史料价值初探以明道藏为例
【作者】 黄海德; 【Author】 HUANG Hai-de;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,Huaqiao University; 【机构】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; 【摘要】 碑刻文献是中国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,夙为学林所重。明《道藏》中保存有大量的碑刻文献,实为研究道教历史与文化的珍贵史料
道家经典
2024-12-31
0
道教知识道教十方丛林
道教宫观庙宇有两种不同属性区别:一种是子孙庙,一种是十方丛林(十方常住)。子孙庙可以收徒弟,世袭相传。十方丛林,有传戒特权而不得私收徒弟,性质是属于全国道公有的,其中备有全国道教各宗各派的“字谱”,号房、客堂可按簿查对法派后才可留单及转为执事。“丛林”之义,本指茂密山林,寓意为庙中常住道众人才荟萃。因为人员众多,十方丛林有一套系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,重要执事为选举产生,财产为道众公有
道家经典
2024-12-31
0
道教的爱国主义思想文化传统
近30年来,许多著作和文章都论及道教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。然而,作为道教思想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,道教的爱国主义理论依然有待深入探讨,诸如道教为什么具有爱国主义传统?道教爱国主义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?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回答和做深入研究的。 一、爱国主义是道教的一贯精神 早在产生之初,道教就提出了“助国”、“保国”主张。如《太平经》卷四十八《三合相通诀第六十五》谓修道者当“助国得天心”
道家经典
2024-12-31
0
道教的报恩思想是什么
“报恩”,即报答恩德,此指为孝。道教认为,人生难得,现既为人,实大幸事,故当珍惜。具体表征应学:“乌鸦反哺”之德,做人则更应以“孝”回报父母。因而道教提出:“百善孝为先”的观念,同时力倡历史上感天地、泣鬼神的“二十四孝”,以供世人学习和操行之。 在道教的教义中,报恩是大修行、大善念、大作为、大功德。同时提出,不孝不足以为人、不足以信道、修道,更不足以、飞霞超升
道家经典
2024-12-31
0
道教的呼吸调息
道教的呼吸,即所谓的“气”的。道教中“气”的概念,内涵有三个要旨,一指先天气,即父母精血构胎时的元阳气;二指后天气,即通过饮食物质所化生的能维持生命存在的能动力,以及各脏器官的功能作用等;第三,指自然界的空气,即呼吸气,道们通过呼吸达到养气全神、去病延年的作用。道教中把呼吸的锻炼称作为“调息”、“调气”或“吐纳”。调息法是道教气功的基础,也是一种很好的养生健身的手段。这是因为人们心头念依着事物
道家经典
2024-12-31
0
道教生命观与道教养生
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场。 养生之道网导读:对生命本身的关注,往往是宗教产生的第一动因。其实不止是宗教,一切人类的思想和哲学的产生,都源于此。古今中外的著名思想家,其对生命本身的关注,往往是宗教产生的第一动因。其实不止是宗教,一切人类的思想和哲学的产生,都源于此。古今中外的著名思想家,其理论归趋最终都饶不开生死这一问题
道家经典
2024-12-31
0
道教术语八卦为何变成小道消息的代名词
《易经》说,易有太极,始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 不知何时,“八卦”这一道家术语成了山南海北神聊、传播各种小道消息的代名词。比较多的一种说法是,以前香港娱乐杂志会在明星照片的部位加帖八卦图,有点类似现在的马赛克,慢慢地八卦这个词就衍生出来了。有研究表明,人们65%的日常谈话时间都奉献于八卦。即便你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,每天也总能找到一两个你感兴趣的八卦话题。在着名的天涯社区
道家经典
2024-12-31
0
道教服食术中的贵生情怀 黄永锋
黄永锋 道教的思想源头道家、医家等固有“重人贵生”的理趣和方术,道教创立以后从理论和技术两方面加以充实,从而使自身重人贵生的宗教养生观十分突出。现存最早的道教典籍——《太平经》就旗帜鲜明地展示了道门中人的重生思想。《太平经》宣称:“三万六千天地之间,寿最为善。……天者,大贪寿常生也,仙人亦贪寿,亦贪生,贪生者不敢为非,各为身计之。”[1]“丧者为贱,生者为贵。” [2]“人各有志,各自有所念
道家经典
2024-12-31
0
道教服气术对佛教的影响 黄永锋
黄永锋 1998年9月11日下午,新当选的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、副会长张继禹、秘书长袁炳栋前往北京医院看望年逾九旬的全国政协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,在交谈中赵朴老谈到佛道关系以及呼吸养生等问题。《中国道教》副主编王宜峨老师记录整理了赵朴老的谈话内容: 朴老说,佛道两家在中国历史上,曾经有多次冲撞,进而融合。……朴老在闵会长谈到近代学者丁福宝①研究《道藏》、并长期打坐时说
道家经典
2024-12-31
0
首页
上一页
1
2
3
4
...
8
下一页
尾页
随便看看
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中的养生术
0
高师宁城市化与宗教
0
高丽道观福源宫考
0
马克斯主义宗教观研究
0
饭后10症状要当心
0
推荐排行
阅读排行
饭后10症状要当心
0
飲食以時道教飲食觀摭談之二 黃永鋒
0
颜真卿记录的道教史迹 王宗昱
0
革新开拓道教才能走向复兴 当代道教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综述
0
青海省道教协会会长喇宗静道长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