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先道家思想网
  • 首页
  • 道家经典
  • 道家人物
  • 道家思想
  • 道家故事
道家文化之道家和道学

道家文化之道家和道学

“道家”和“道学”在历史上曾是何种意思,尤其“道学”究竟是宋明理学家首先使用的专有名词,还是道教原有的词汇,不可不加以辨明。 在古代,“道家”往往就指道教,甚至使用频率远过于“道教”。道教经典或入“神仙家”类,或入“道家”类。汉代学术分类,把专门论道的归入道家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“道”37家,最后一部是《道家言》。道教在东汉初起时,被人称作“道家”或“黄老道”。例如
  • 道家思想
  • 2024-12-31
  • 0
道家养生六字诀

道家养生六字诀

“嘻嘘呵呼呬(si)吹(fu)”六字诀养生法,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,为吐纳法。它的最大特点是:强化内部的组织机能,通过呼吸导引,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,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。 这六个字奥妙无穷,不但可治好五脏的疾病,而且也可治疗身体机能的不调顺,例如,身体感觉到冷时,可以用“吹(fu)”来治。身体感觉热时,用“呼”来治。关节痛用“嘻”来治
  • 道家思想
  • 2024-12-31
  • 0
近代自称通读道藏第一人刘师培先生

近代自称通读道藏第一人刘师培先生

近代诵读道藏第一人 近代第一位自称通读道藏的人是刘师培先生。 刘师培(1884年-1919年),字申叔,号左盦(庵),江苏仪征人。刘贵曾之子、刘文淇曾孙。著有《左盦集》八卷、《左盦外集》二十卷、《左盦诗录》四卷、《词录》一卷,及论经学(以小学、左传学为主)、史学(开创近代中国学术史体)、文学(主张“六朝文”,维护扬州学派骈文之文统)专著七十四种
  • 道家思想
  • 2024-12-31
  • 0
解读庄子长寿养生之道

解读庄子长寿养生之道

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、哲学家庄子,在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先秦时代,竟然活到了83岁,这在当时来说,不能不算是创下了高寿的奇迹。 庄子为何能如此长寿呢? 庄子云:“人之养生亦当如是,游于空虚之境,顺乎自然之理。”这里的“空虚之境”并不是寄情于虚无缥缈,而是说,要保持健康赢得长寿,须清心寡欲,遵循自然法则。 所谓“清心寡欲”,指的是决定长寿的主要因素在于人的思想情志。因此庄子十分推崇心境平和
  • 道家思想
  • 2024-12-31
  • 0
西北大学专家学者一行到宝鸡磻溪宫进行道文化思想交流

西北大学专家学者一行到宝鸡磻溪宫进行道文化思想交流

2024 年 9 月 19 至 20 日,西北大学专家学者一行五人来到宝鸡,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道文化思想交流之旅。此次前来的有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张茂泽,西北大学陕商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、西北大学秦商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宏新,长安道学社社长张红,陕西省道教协会官网主编付薇,《玄门道语》杂志编辑韩缓之。他们首先对宝鸡磻溪宫遗址展开考察调研
  • 道家思想
  • 2024-12-31
  • 0
胡岩宗教 迷信 风俗习惯

胡岩宗教 迷信 风俗习惯

现代社会科技发达,人们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的能力较之一个世纪之前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,但是宗教并未衰落,迷信也在发展。社会风险和个人生活不确定性的增加,催生出了现代迷信。不再找算命先生抽签卜卦的办公室一族,转而用计算机算命;不再以生辰八字谈婚论嫁的城市白领,改信星座之类,上互联网查验自己的婚恋前途或财运官运。失恋的失业的失宠的人当中,都有转而迷信者
  • 道家思想
  • 2024-12-31
  • 0
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逃避现实锐意逍遥庄子其人其志

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逃避现实锐意逍遥庄子其人其志

一般认为,道家创始于老子,盛于庄子,所以后世多老庄并称。而我认为老子创立了道概念,庄子沿用之,但老子与庄子的思想核心并不相同。 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记载:庄子者,蒙人也,名周。周尝为漆园吏,与梁惠王、齐宣王同时。 蒙,现无考。有人说蒙即今河南商丘,亦有说山东曹县,无定论。漆园吏,一种解释是漆园这个地方的小吏,另一种解释是看管漆园的小吏,也无定说。庄子的生卒年代难以确知,大约与孟子同时或稍后
  • 道家思想
  • 2024-12-31
  • 0
王永俊德艺双馨是一代功勋教师祝健康长寿

王永俊德艺双馨是一代功勋教师祝健康长寿

2016年3月12日,是我国一代功勋教师王永俊老师的80岁生日,11号上午有三位共和国老将军孟进鸿.王银彪.亲临现场助兴,有我国一代书画巨匠王超大师书写的寿字添彩;还有众多书画家,朋友.媒体的参于,使此次生日祝寿具有特别的意义。王永俊老师是位德艺双馨的教育家.数学家.哲学家.书法家和贤德的长辈.他的学生在世界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。王永俊老师是郭沫若的, 数学家华罗庚的助手
  • 道家思想
  • 2024-12-31
  • 0
牛道淳的清静妙心思想

牛道淳的清静妙心思想

摘要:元朝全真派道士牛道淳的生平事迹较少见于史书典籍,但其《文始真经注》是历代《关尹子》注疏中最富思想性、流传最广、影响最大的两大文本之一,其《析疑指迷论》乃元代全真道的重要丹书。这两部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心性论思想,其中本来妙心清静无我、道由心悟本自见成的思想更是独具特色,不容忽视。 【作者】张丽娟 詹石窗 【作者单位】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【期刊】《宗教学研究》 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
  • 道家思想
  • 2024-12-31
  • 0
武当山教师参与步步夺金掀起走路健身热

武当山教师参与步步夺金掀起走路健身热

“昨天走了12030步,赚了0.8元!”3月15日早晨,武当山东风精铸学校的赵老师兴奋地说。最近,该校教师掀起一股走路健身热潮。原因在于,大多数教师业余参与微信“步步夺金”。 有关调查数据表明,7成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,高强度的工作给教师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,以致出现慢性咽喉炎、静脉曲张、颈椎和腰椎疾病以及心理疾病等多种教师职业病。每天走路使用微信“步步夺金”,不仅能赚钱
  • 道家思想
  • 2024-12-31
  • 0
智者除心不除事是何意庄子说了这样一句话读之则豁然开朗

智者除心不除事是何意庄子说了这样一句话读之则豁然开朗

古语有云: “愚人除事不除心,智者除心不除事。” 这句话其实不难解释,但这句话所包含的智慧却值得我们深思。 这句话是说, 愚痴的人,总是想要外在的人或者事物顺应自己。而有智慧的人则会让内心去顺应环境,接受好的与不好的 。而在两千年的春秋战国时代,先贤庄子,曾留下这样一句话: “方舟而济於河,有虚船来触舟,虽有惼心之人不怒。” 说是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,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
  • 道家思想
  • 2024-12-31
  • 0
庄子诚信不足者必伤人伤己

庄子诚信不足者必伤人伤己

一、 《庄子》中有句话说:传其常情,无传其溢言,则几乎全。 与人相处要传达最朴素的言辞,不要过分地夸大或改变信息,这样差不多就能在所有情况下都保全自身。 传达言辞和信息,看似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小事,很多时候却被人们添油加醋地改变了原有的意思,过多的夸赞可以让人变的喜悦,过分的夸大负面信息会让人变的愤怒 。只要在信息之间做一些微小的改动,就足以改变整个信息和言辞要传达的意思
  • 道家思想
  • 2024-12-31
  • 0
庄子让心修到简单之境使身安于应安之处

庄子让心修到简单之境使身安于应安之处

一、 一个好的人生过程,一定不是因为增加或者复杂才变得好,而是因为减少,一直减到简单的状态才刚好。 即便对于那些需要不断增加的事物来说,增加只是一个过程与手段,最后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。 比如说知识,我们增加知识的目的,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复杂,而是让自己能够以知识悟到智慧,能用最简单的方式直达智慧的根本,而能够看到本质的这种状态,也是因简单而生的;对于名利富贵也是如此,我们追求名利富贵的目的
  • 道家思想
  • 2024-12-31
  • 0
  • 首页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...
  • 8
  • 下一页
  • 尾页

随便看看

  • 金母称瑶池金母就是西王母

    金母称瑶池金母就是西王母

    0
  • 重新定位主体2014年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动向

    重新定位主体2014年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动向

    0
  • 道教阴神六丁

    道教阴神六丁

    0
  • 道教诗词全真七子入道诗 王重阳赠七子

    道教诗词全真七子入道诗 王重阳赠七子

    0
  • 道教的财神

    道教的财神

    0

推荐排行

  • 庄子诚信不足者必伤人伤己
  • 庄子让心修到简单之境使身安于应安之处
  • 庄子生气干什么教你把气还回去
  • 庄子无用的诗意即无用乃大用

阅读排行

  • 道教的财神

    道教的财神

    0
  • 道教的善恶承负观是怎样的

    道教的善恶承负观是怎样的

    0
  • 道教炼丹思想是在什么意识下产生的

    道教炼丹思想是在什么意识下产生的

    0
  • 道教主要神仙三茅真君

    道教主要神仙三茅真君

    0
  • 道德经让人生返归质朴以无为顺其自然

    道德经让人生返归质朴以无为顺其自然

    0

Copyright © 2025 重庆淮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渝ICP备2024023089号-16
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