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道家经典
道家人物
道家思想
道家故事
标签:男人怎么看待无欲无求的女孩
道教神像供养礼仪_道教文化 -天然道观
敬礼神像仪式,如:神像开光、神殿装饰、献神供品、敬香等,都属于供养的范畴。因道教敬神仪礼是伴随神像塑造就开始的,故我们先从神像塑造谈起。 (一)神像塑造 神像有木雕、泥塑、夹苎脱空、石雕等多种。在雕塑神像时,要进行敬神仪礼。其仪式主要有二:(1)择吉日良辰举行开工仪式。首先上供、焚香、诵经礼拜。如是木雕,造像工匠要用斧子在木料上方轻砍三个或七下,以示三请或表示赋予其三魂七魄
2024-12-31
0
道教的斋醮科仪_道教文化 -天然道观
在道教官观内,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,手持各异的法器,吟唱着古老的曲调,在坛场里翩翩起舞,犹如演出一场折子戏,这就是道教的斋醮科仪。俗称“道场”,谓之“依科演教”,简称“科教”,也就是法事。 “斋”的原意指齐和净,后为斋戒、洁净之意,指在祭祀前,必须沐浴,不食荤酒,不居内寝,以示祭者庄诚。道收此礼,祈禳之初,素食清心,沐浴洁身,谓之“修斋”的初为“积德解愆”,再则“和神保寿”
2024-12-31
0
民俗介绍之腊月二十三送灶神_道教文化 -天然道观
(图片道教之音制作) 腊月二十三,又称“小年”,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、扫尘、吃灶糖的日子。民谣中“二十三,糖瓜粘”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,有所谓“官三民四船家五”的说法,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,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,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。 祭灶的风俗,由来甚久。灶君,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。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《论语》中,就有“与其媚舆奥
2024-12-31
0
守一存思_道教文化 -天然道观
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《道德经》说养神就是要“虚其心,实其腹”、“致虚极,守静笃”,进而“专气致柔,能婴儿乎”。《太平经》中更是详尽地论述了“守一”和“潜心”,认为养神乃一切养生的基础和前提。葛洪在《抱朴子·内篇》中说“欲长生不死,须恬愉淡泊,涤除嗜欲”,必须“静寂无为,忘其形骸”。唐代司马承祯撰写《坐忘论》一书,认为养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他“安心坐忘之法”有七个阶梯
2024-12-31
0
四月十四纯阳吕祖圣诞金阙选仙愿度众生断烦恼_道教文化 -天然道观
吕祖,原名吕喦(喦或作岩、巖),字洞宾,一名嵓客,一云初绍先,道号纯阳子,又自称回道人,后世称为回仙。少聪敏,日诵万言。唐河中府永乐县人(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),另外,又有唐宗室、江西人、京兆(长安)人等说法。吕祖为道教的八仙和全真派北五祖之一,道教尊为“纯阳祖师”、“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”等,居演正天宫。 无论在道教还是在民间信仰中,吕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,不仅是八仙中最著名
2024-12-31
0
四月十八天仙圣母圣诞说说为何求子都要拜碧霞元君_道教文化 -天然道观
碧霞元君,全称为“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”,居天妃宫,尊为“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”、“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”,“金光普照天尊”等。因坐镇泰山,又称泰山圣母碧霞元君,俗称泰山娘娘、泰山老奶奶、泰山老母、万山奶奶等。 碧霞元君的形象多为“云肩羽衣,锦绣霞裙,登云珠履,百宝翠冠,手持如意。”碧霞元君宝诰称祂:“庇佑众生,灵应九州”,“统摄岳府神兵,照察人间善恶”。 1
2024-12-31
0
随便看看
中国古典哲学是传统文化的核心
0
东南亚华人的宗教信仰略述
0
不息
0
下士笑我
0
三山游梦道古今
0
推荐排行
阅读排行
魏华存
0
魏伯阳
0
高师王嗣琳道长
0
高师任法玖道长
0
马钰
0